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简介
网址:http://www.gzcancer.com/cn/index.aspx
性质:公立医院
类型:专科医院
等级:三级甲等
省份:广东省
城市:广州市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是广州市唯一一所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市属专科肿瘤医院,主要承担广州及周边地区的肿瘤防治和研究工作。医院前身为广州市肿瘤医院,于1985年7月由市编委正式批准成立“广州市肿瘤医院筹建办公室”,1987年9月开始收治病人。2000年3月13日由市编委批准为广州医学院临床肿瘤研究中心。2006年1月20日成为广州医学院直属附属医院。2013年6月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医院的规模、仪器设备、技术力量和业务水平持续发展,快速提高。现为广州、东莞、从化、深圳、佛山、中山、江门、阳江、惠州、清远、肇庆、珠海、汕尾、汕头、云浮、梅州、湖南郴州、衡阳、青岛等地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2008年被确认为是广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白云山下,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目前医院占地总面积为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1018平方米,绿化占地面积43%,总固定资产3.6亿元。全院开放床位810张,现有职工944人,其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181名,硕士以上学历234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30人,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医院拥有一支由国内知名专家、留学归国人员组成的技术精湛的医疗技术骨干队伍。
近年来,我院医疗业务总量平均以25%的速度递增。2013年出院病人22900人次,同期增长19.7%, 2013年门诊量为69000人次,同期增长4.4%;2013年病床使用率达到111%、平均住院日为11.9天,比去年同期下降1.3天;人均住院费用23526元,同比增长1.6%;药品比例为49.7%。全年医院业务收入6.08亿元,较2012年同期增长约23%,医院固定资产总额达3.59亿元。随着医院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知名度不断扩大。
肿瘤科和医学影像科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为广州市中医重点专科。医院设有肺肿瘤外科、食管纵膈肿瘤外科、乳腺科、胃肠肿瘤外科、肝胆肿瘤外科、神经外科、头颈肿瘤外科、泌尿肿瘤外科、妇科肿瘤科、介入病区、肿瘤内科、血液肿瘤科、中西医结合科、中医科、放疗科、重症医学科及麻醉科等22个临床科室,并配有放疗中心、放射科、检验科、输血科、超声诊断科、内窥镜室、病理科、核医学科、新技术治疗中心、生物治疗中心、药剂科等12个医技科室。我院还承担广州医学院肿瘤研究所的建设和发展,肿瘤研究所业务用房1200平方米。肿瘤研究所牵头的“肿瘤学”成为广州市重点扶持学科,并成功创建广州医学院“肿瘤治疗耐受”校级重点实验室。
全院职工秉承“博识求精、厚德至善”的院训,爱岗敬业,开拓进取,处处呈现出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积极开展优质服务,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以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服务,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病人遍及省内外、港澳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医疗医资
医院努力加强科研教学工作,实现医、教、研全面协调发展。2013年获上级立项总4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获上级资助经费241万元。已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82篇,其中SCI论文27篇,EI收录1篇。申请专利9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在教学方面,作为广州医学院临床教学基地,承担学校本学期本科辅修专业方向“肿瘤内科学”“肿瘤外科学”6门课程教学任务。
医院建立了先进的信息系统,建立的系统有HIS、LIS、PACS、电子病历系统、麻醉手术及ICU信息系统、手术视频直播和示教系统等。信息系统的建立有力地提高了医院的服务和管理水平,促进了医院业务的发展。
医疗设备
检验科:美国Beckman Coulter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diva2400西门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罗氏电解质检测仪,日本富士血氨检测仪,日本SYSMEX 1800i(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法国STA 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罗氏Miditron Junior Ⅱ尿液十项分析仪,罗氏HITACHI 2010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仪,雅培i1000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仪,雅培i2000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仪,瑞士帝肯多功能F50酶标仪和洗板机各,法国梅里埃微生物鉴定系统,法国梅里埃全自动血培养仪等
特色专科
胸外科(肺肿瘤外科):是医院重点学科,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广东地区综合实力最为雄厚的胸外科、肺肿瘤外科中心之一,在广东省内具有重要影响力。胸外科(肺肿瘤外科)现有医师13 名。教授、主任医师3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 1 人,医师7 人。获得博士学位者 2 人,获得硕士学位者11 人,硕导 3人。自1994年起开展胸腔镜技术来进行疾病诊治,现已能利用胸腔镜进行纵隔肿瘤切除、纵隔淋巴结活结、早期肺癌根治术和肺转移瘤切除等多种手术,及各段食管癌切除术,结肠或空肠间置代食管术 在食管癌,喷门癌手术,乳腺癌改良根治及整形保乳手术。我科早于1999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不可切除肺癌的多电极射频消融术,至今为止是国内治疗数量、疗效最好单位之一。同步开展的不可切除肺癌冷冻治疗、微波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等各种微创治疗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我科目前已经初步建立完整的专业组团队,精通肺癌的影像介入诊断技术、手术、化疗、放疗生物靶向治疗。此外,肺肿瘤专业组还严格执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和专科医师培训制度。按照各级医师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要求和规范科室核心技术培养,使各级医师能够掌握相应技术。
胸外科(肺肿瘤外科)医生:王远东、赵健、周明、赵光日、薛兴阳
胃肠肿瘤外科:医院的重点临床科室,同时也是广州市重点扶持学科(肿瘤学)和广州医学院肿瘤治疗耐受重点实验室的主要组成部分。全科共有医护人员28人,主任医师(教授)2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博士4人,硕士7人,在职博士研究生2人,造口治疗师2人。科主任刘海鹰教授是广州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胃肠外科分会常委、肝胆胰外科分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肿瘤分会及普外科分会副主委。
科室作为广东省规模最大的胃肠肿瘤外科之一,开放床位50张,拥有腹腔镜手术系统、射频、微波、冷冻治疗仪等一批先进的治疗设备,即将购进的可移动式术中放射治疗系统是省内第一台。在胃癌、结直肠癌的规范综合治疗方面省内领先。尤其在胃癌新辅助化疗后提高D2切除率、降低术后3、5年复发率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国内首先开展了超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行APPEAR术,提高了保肛率及肛门功能;国内首创的小切口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改良的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胃吻合术为我院首创,效果良好。复杂的转移性和原发性肝癌切除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其中,应用Habib4X精准肝切除为国内首创,是国内实施例数最多、效果最好的单位。在复杂、巨大腹膜后肿瘤切除手术方面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胃肠肿瘤外科医生:胡伟民、周新科、刘海鹰、李建昌
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中西医结合二科系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最早成立的重点特色专科之一,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综合科室。目前中西医二科开放床位51张,每年收治住院病人1500多人次。科室技术力量雄厚,人才集聚,医疗团队结构年轻化,知识结构专业化,层次结构合理化。现有医护专业技术人员23人,6名医师中,硕士5名,博士1名,其中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3名,住院医师1名。科室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经验继承工作博士、硕士继承培养点及广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全科室大多数医师具有10—30年肿瘤内科中西医结合诊治经验。
初步总结出中晚期恶性肿瘤及癌症抗复发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中西医结合多元综合抗癌疗法”。该疗法以人为本,以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为目的,在无毒或微毒的框架内,科学综合放化疗、生物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营养疗法及中药食疗等方法,根据不同个体,不同病种及疾病分期,科学制定不同治疗方案。其不同于传统的以损害正常细胞、牺牲体质为代价的攻击性疗法,重在调动机体自身抗癌能力,重视各疗法之间优势互补,增效减毒,可长期应用,力求使病人达到长期稳定。经全科反复研究验证,不断完善,已在胃癌、鼻咽癌、食管癌、大肠癌、胆管癌、肺癌、卵巢癌、肝癌、子宫癌、恶性淋巴瘤等病种方法日臻成熟,取得了较好疗效。
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医生:梁傍顺、苏旭春、闫冰川
就诊指南
http://www.gzcancer.com.cn/cn/traffic.aspx
地址
广州市麓湖路横枝岗78号
联系电话
总机:020-83595032转各科 值班电话:83591360 83595032-3008
地理坐标
行车路线
公交线路:广医附属肿瘤医院终点站:184;铁路疗养院站:109 110 111 297 547 706;横枝岗路口: 245 546;恒福路总站:10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