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求医问药 > 按地区查询医院 >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简介

网址:http://www.gzrch.com/

性质:公立医院

类型:综合医院

等级:三级甲等

省份:广东省

城市:广州市

建于1904年,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壮大,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技术优势,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是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现为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也是中山大学、广东药学院和广州医学院的教学医院,是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临床培训医院,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广州市临床用药质量控制中心、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点。

医院占地面积2.7万多平方米,业务用房7.5万多平方米。有内科住院大楼、外科住院大楼、门诊大楼、影像楼、检验楼、办公楼等业务用房十几幢。现有职工1400多人,开放病床1000多张,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骨科、烧伤整形科、中医科、五官科等共38个临床专科,4个科研所(室);除医院本部外,还设有昌岗分院,年门诊量约15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2.7万余人次。

医院设有广州市创伤外科研究所(是广州市重点建设实验室)、临床病态营养研究所、临床药学研究室、中心实验室等临床科研机构,为临床专科新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医院近五年承担国家级课题10项,省级课题110项,市级课题116项,取得省级科研成果1项,市级科研成果3项。每年发表论文300多篇。每年举办国家、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10余项。医院有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53人,研究生的培养已渐成规模,同时承担了暨南大学护理本科的教学任务。

医院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厚德济世,精勤笃行”的医院院训,以“服务民众,造福社会”为宗旨,“打造病人信赖、员工满意、特色鲜明的精品医院”为愿景,内强素质,外树形像,在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上不断进取,在管理上不断创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多次获“广东省百家文明医院”、“广州市先进集体”、“最佳服务单位”、“医保信用AAA级单位”、“中国健康年度总评榜——最受欢迎三甲医院”等光荣称号。

医疗医资

医院学科齐全,重点专科优势明显,综合诊疗水平高。目前拥有烧伤整形科、骨科、康复科、消化内科、肾内科、皮肤科、中医科7个省临床重点专科。此外,烧伤整形科还是广东省烧伤专业唯一的特色专科和广州市医疗卫生机构重点专科,广州市烧伤救治技术指导中心,对严重烧伤的治疗和难治性创面修复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骨科还是广东省“十一五”医学特色专科、广州市医疗卫生机构重点建设专科、广州市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中心,擅长于四肢骨骼固定和矫形,下肢骨延长,各种人工全关节置换,运动损伤,骨显微外科方面的治疗;中医科还是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建设单位,中医皮肤病科是广东省、广州市“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心血管内科是医院重点专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是医院特色专科。伤口造口专科护理、老年专科护理、临床护理带教是广东省护理学会培训基地,糖尿病专科护理、护理管理、骨科专科护理、外科专科护理是广州护理学会培训基地。
   

医疗设备

消化内科:进口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电子十二指肠镜、双气囊电子全小肠镜、超声内镜、24小时食管PH监测仪、14碳-呼气试验仪、氢呼气仪、腹水浓缩回输机、ERBE高频电发生器和氩气刀等。

 烧伤整形科:拥有悬浮式烧伤治疗床3张,搏动式气垫床3张,高效辐射烧伤治疗机4台,多功能监护仪2台,拉斐尔呼吸机3台,电动取皮刀3把,气动取皮刀1把,血氧饱和测定仪12台,支纤镜,超低温冰箱,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微量输液泵,心电监护仪,氧化电位水生成机,辗皮机2台,电动劈皮机,针灸治疗仪等。

特色专科

心血管内科:技术力量雄厚,现有主任医师、教授6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12人。科室分一区、二区、重症CCU 三个病区,共计120张病床,下设心导管诊疗室、心功能检查室、心脏电生理研究室和心电图室。配备国际先进的西门子大型C型臂X线诊断系统、心导管检查床、生理多导记录仪、射频消融机、多床位心电遥测监护系统、多参数中心监护仪系统、人工呼吸治疗系统、心脏起搏器分析与程控管理系统、超声心动图、活动平板、动态心电图仪、动态血压监测仪、主动脉内气囊反搏仪、远程心电监测系统等先进的医疗设备。

心血管内科在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主动脉夹层、大动脉瘤、急性和慢性肺栓塞等危重病人的急救、康复和介入治疗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心房纤维颤动、过早搏动等常见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康复和预防具有丰富的经验。心血管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吴同果教授,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国内较早成功开展了多种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术,指导全国60多家省地市级医院成功开展了介入诊疗工作,受到同行专家的赞誉,具有5000 多例介入治疗手术的成功经验,在医院短短的5年中,带领科室员工,开通了心血管病急救绿色通道、成功开展了急性心肌梗塞介入心肌再灌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高危患者的早期介入治疗等多种冠心病的支架植入术、各种慢速性心律失常的多种生理性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多种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瓣膜狭窄的介入成型术、心脏猝死高危患者的ICD植入术、心力衰竭的心室再同步治疗(CRT)、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危重患者的静脉滤器植入、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法洛氏三联征等多种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根治术、心脏泵衰竭IABP辅助抢救治疗等先进的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技术,挽救了许多心血管病高危患者的生命,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的寿命,充分展示了现代化介入诊疗技术的优越性。2008年又建立了中国远程心电监测网络体系分中心,保证了患者与心血管专家的远程联络、心血管病保健与治疗咨询。科室与澳大利亚查尔斯大学生命科学院、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药理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成立了心血管病研究联盟,并通过Inter网实现了远程会诊。

心血管内科医生:吴同果、韦建瑞、梅克治、郭衡山

消化内科:是暨南大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院首批特色专科,现已发展成为拥有当今先进诊疗技术,具有一定规模的临床支柱科室。消化内科现有专科医务人员20余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硕士研究生3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舒建昌副院长为消化内科学术带头人。

消化内科主要诊治消化系统疾病和各种急慢性中毒。其中消化系统疾病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脾等器官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以及全身其他组织、器官的各种疾病在消化系统的表现等。消化内科以消化系疾病内窥镜诊治、慢性肝病诊治、酸相关性疾病诊治和消化系肿瘤诊治为专科的重点发展方向。近10余年来,消化内科各级人员刻苦钻研业务,积极开展了数十项内窥镜及其他方面的诊治新技术,大大提高了专科诊治水平,其中无痛苦胃肠镜检查/治疗、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双气囊电子全小肠镜检查/治疗、超声内镜检查等技术的开展获得良好效果,专科诊治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特别是专科救治急危重症患者能力明显提高,深得广大患者及家属好评。消化内科着力搞好科研工作,近年来确定以慢性肝病的诊治为科研主攻方向,获得多项省厅级课题,其中以肝星状细胞为切入点所进行的姜黄素防治肝纤维化及其作用机制探讨的系列研究,已取得重大阶段性进展,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目前正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并拟向临床实用转化。

消化内科医生:舒建昌、黎铭恩、杨绮红、庞春梅

神经内科:成立于1976年,经过30多年几届医务工作者的努力,科室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成为院内科室规模大、技术力量强和医疗设备完善的一级科室,是医院重点专科之一。 科室同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创建“青年文明号”,今年被评为广州市卫生局“青年文明号”。神经内科设有住院部、门诊部、体外反搏治疗室、脑电图室。拥有53张固定病床;13名神经内科专业医师;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6人及住院医师3人;博士1人,硕士5人。主要收治急性脑血管意外、脑炎、格林巴利、脊髓炎等神经科危急重症和常见病症。配置有3张重病床、多台监护仪器等设备,能对危急重症病人进行积极有效治疗。

对脑血管病、颠痫、帕金森氏病、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头痛、重症肌无力、全身疾病所致神经系统病变、忧郁焦虑神经症等各种疑难危重病症诊治成功率高。特别是急危重症患者多器官衰竭的综合性抢救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设备。经常应邀到省内其他医疗单位会诊,指导治疗。不断优化治疗方案,开展新技术。二十一世纪70年代后期,开展了脑血管造影术;1992开展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静脉溶栓术,使许多发病较早期的脑梗塞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1999年以来,与神经外科和介入室合作,成功地开展了颅内血管病变的微创手术及介入治疗,2003年开展血管内支架成形术;2004年建立急性脑血管病诊治的绿色通道 ,缩短中风患者诊治时间,对病人进行及时、有效诊断及治疗,并开展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动脉溶栓术,每年成功抢救大量病人,大大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达省内先进水平。我科还先后开展瘫痪肢体被动运动和感觉性、运动性失语的康复锻炼,为中风患者尽快康复创造了有利条件,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开展A型肉毒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及颈动脉狭窄的筛查及治疗。同时定期开展病友会,举办义诊和宣教活动,逐步开展社区保健,提高居民医疗常识水平。

神经内科医生:王慕真、何锐、张素平

内分泌科:现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2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6人。该科为医院特色专科、暨南大学医学院内分泌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劳干诚主任医师为该科学科带头人,冉建民主任医师为科室副主任。该科现有4位专家分别担任广东省内分泌学会常委、广东省糖尿病学会委员、广州市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及常委等职务。

现有30张病床,4间专科门诊诊室以及设置有糖尿病中心。该科大力开展临床新技术,潜心钻研,一直以解除内分泌疾病患者的疾苦为己任。近十余年来,进行以胃肠内补液为主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研究,极大地提高抢救成功率,使我院救治该症的水平进入国内外先进行列;并发表了相关论文将该技术向全国推广,被录选入《内科学》教科书里,拯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另外,通过研究证实等量的大米不同的烹调方法对正常人餐后胰岛素分泌有明显影响,对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有明显的影响,对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提出新的思路。该科成立近20年来,坚持科研为临床服务,围绕“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早期防治”为主要研究方向,开展临床科研工作。目前,承担有“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研究”、“血脂代谢研究”等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7项。近年来,该科有多项技术在省内乃至国内率先应用,如包括“晚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黎明现象”、“乙醇性酮症酸中毒的诊治”及“静脉插管至岩下窦取血检测激素”等。重症抢救成功率高,近年成功救治了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危象、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危象、糖尿病并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的药物性低血糖症、甲亢危象、粘液性水肿昏迷等危重症患者。该科重视疑难病例的诊治,先后确诊了一些少见的疑难病例,如甲亢并僵人综合征、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酒精性酮症酸中毒、甲亢并伊文氏综合征等,为这些患者解除了疾苦。1996年起开展糖尿病知识教育工作,并以小班教学方式进行患者自我控制糖尿病技术辅导,在广州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

内分泌科医生:劳干诚、谢彬、郭坚、冉建民

肾内科:划分为泌尿内科等8个二级专科,至此肾脏内科正式成立,由黄广华副主任医师出任肾脏内科主任,负责肾内科和血透室全面工作。开展血液灌流治疗药物中毒技术(Hemo-perfusion,HP),可独立完成自身血管内瘘手术,在广州市乃至广东省尚属领先。持续性不卧床式腹膜透析治疗技术开展(CAPD,O-set System),开展X光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技术开展(1993)(Kidney Biopsy)。利用单泵完成简单的床边超滤和简单的血液滤过技术应用(CVVH,CVVHDF)1994年4月8日年锁骨下双腔静脉插管临时血液透析通路应用,常规在超声引导下性肾穿刺活检术。

肾内科医生:刘岩、卢智、钟小仕

骨科:擅长创伤、关节和脊柱外科,在微创外科领域中造诣较深,对各种脊柱、骨病和骨关节畸形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入的研究,在四肢创伤骨折的复位和内固定、脊柱顽疾的处理、人工关节置换、特殊部位骨关节巨大肿瘤切除、四肢长骨或关节畸形等有丰富的诊治经验。

骨科医生:梁伟国

烧伤整形科:是一个历史悠久、业务领先、设备先进、在省内和全国享有很高知名度的学科,是目前广东省规模最大的烧伤整形治疗中心。1996年被广东省卫生厅评定为广东省"五个一"科教兴医重点专科,2002年作为创伤外科的重要部分被评为广州市医疗卫生机构重点专科,2006年被评为广州市卫生医疗机构重点专项,2007年被评为广东省“十一五”医学特色专科(是唯一的省级烧伤整形特色专科),并且是国家药品管理局和广州市创伤外科研究所的临床基地。科室技术力量雄厚,现有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10名,主治医师8名;博士2名,硕士6名。

科内分设烧伤整形轻病区、烧伤ICU、独立手术室、皮肤组织库、静脉营养配制室、创伤研究室、烧伤专科门诊等。烧伤整形科在危重症和疑难病症诊治方面成绩卓著,烧伤救治成功率总面积LA50达95.5%,III度面积LA50达78.6%,同时,还为大批烧伤后各种疤痕增生孪缩畸形的病人进行整复,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外先进水平。近年来,率先开展多项新技术:1.  对于MODS的综合防治;2.  血液净化技术(CBP)应用;3.  应用轴型皮瓣早期修复电击伤、热压伤等深部烧伤创面;4.  放疗后放射性溃疡的手术治疗;5.  颜面部化学烧伤结合外观与功能的早期手术治疗;6.  烧伤后疤痕增生畸形的综合治疗,使大批烧伤后严重瘢痕畸形的病人重返社会和工作岗位。烧伤整形科对吸入性损伤的治疗、自体上皮与真皮皮浆混合移植术、血管游离移植术、游离皮瓣及复合组织瓣移植术、体表器官再造、各种部位深部复杂创面的修复、小儿大面积重度烧伤的治疗、重度烧伤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重度烧伤的早期肠道内营养治疗等疗效显著。为了适应现代人对美的追求,烧伤整形科还开展了面部除皱、隆胸、缩乳、抽脂、腹壁整形等多种美容项目。

烧伤整形科医生:谢有富、梁岷、  李孝建 、钟穗航

皮肤科: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十二五”中医皮肤病重点专科、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重点特色专科,是广东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学会皮肤科分会主任委员以及暨南大学皮肤性病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建设成为有较高学术水平及诊疗水平的队伍,科室设置皮肤病门诊、性病诊疗中心、医学美容中心、病房及专科实验室,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集体”,“表扬集体”。近年来承担十多项科研项目,其中有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3项、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3项、广东省卫生厅课题2项、广州市卫生局等课题多项。在SCI、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专业论文100多篇。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3项,获广州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医院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4名。目前开展“胸腺肽治疗白癜风”、“白癜风表皮移植”、“中药内服、川芎嗪静注配合氦氖激光治疗黄褐斑”、“腋臭电离子治疗术”、“慢性荨麻疹的诊治”、“尖锐湿疣复发的诊治”、“光子嫩肤治疗”、“光疗”、“银屑病的诊治”、“性病诊治”、“光动力治疗皮肤病”、“点阵激光”、“308准分子激光”、中医皮肤病治疗、皮肤外科、医学美容等多项新技术、新疗法,获得了较好疗效。

皮肤科医生:李其林、杨娴、盛文婷

就诊指南

http://www.gzrch.com/jyzn/index.htm

地址

广州市海珠区同福中路396号 邮政编码:510220

联系电话

020-84412233

地理坐标


  
市内线路查询

  

行车路线

公交线路: 10、16、25、26、59、183、191、220、244、248、250、273、527、

191、53、244、250、263、270、527、530路到市红会医院站

轨道交通:地铁 市二宫站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4-06-16)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特色科室
相关医生
    谢有富

    姓名:谢有富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李叶扬

    姓名:李叶扬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张云松

    姓名:张云松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宋文光

    姓名:宋文光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梁纳

    姓名:梁纳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何雅军

    姓名:何雅军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陈辉

    姓名:陈辉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黎月玲

    姓名:黎月玲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曾旭文

    姓名:曾旭文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张素平

    姓名:张素平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