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简介
网址:http://www.dongfangyy.com.cn/
中文简称:东方医院
性质:公立医院
类型:综合医院
等级:三级甲等
省份:北京市
城市:丰台区
东方医院筹建于1986年,于1999年12月12日正式开业,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管单位,是一所特色明显、功能齐全、设备先进,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健康咨询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教育部211工程建设的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市医疗保险定点医院。2011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正式接收北京二七机车厂医院,命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二七院区。医院现为一院两区(即东方医院方庄院区和东方医院二七院区)。总占地面积4.6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96万平方米。
东方医院“十二五”期间将开放床位将达到1200张(其中:方庄院区开放床位800张(目前已开放715张);二七院区计划逐步达到400张(目前开放床位200张)。目前东方医院日均门诊量达到7000多人次。设有临床科室39个。医院技术力量雄厚,诊疗方法是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高级职称79名,副高级职称139名;有博硕导师92名;4名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8名专家被国家确定为师承制教育导师;9名专家被确定为北京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另外还有一大批中青年学科、专科带头人。
医院装备100万以上的先进医疗设备共有24件。并配有现代化的手术室、监护室以及健身、药浴、功能康复等设施。
我们将以“大医精诚、救死扶伤、患者至上”为宗旨,以“精益求精、诚信为本、弘扬国粹、传承创新”为理念,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
医疗医资
东方医院现有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中医建设项目6个,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中医脑病科、心血管科、中医妇科、肺病科、脾胃病科、护理学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项目14个,分别是脑病科、周围血管科、肾病科、心血管科、妇科、眼科、肺病科、脾胃病科、儿科、皮肤科、耳鼻喉科、肿瘤科、护理学、预防保健科(治未病中心);有北京市中医特色诊疗中心10个、基地2个,分别是北京市呼吸病中医特色诊疗中心、北京市中医脑病中医诊疗中心、北京市中医儿科诊疗中心、北京市中医推拿科诊疗中心、北京市中医肛肠科诊疗中心、北京市中医耳鼻喉科诊疗中心、北京市中医妇科诊疗中心、北京市中医治未病中心、北京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针灸科、北京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骨科、北京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北京市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还拥有北京市中医病案质控中心。
东方医院重视发展中医,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以近百种中医特色治疗方法为主,辅之以现代化诊疗手段,在治疗各种常见病、疑难病等方面,均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疗效。为广大患者提供了及时有效、安全便捷、周到热情、价格合理、技术精湛的医疗服务。根据中医“治未病”理念,针对现代亚健康人群不断扩大的形势,东方医院于2008年成立了治未病中心,用传统的中医方法,内调外养,达到预防保健的效果。
开院至今医院开展了包括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攻关(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北京市课题等在内的共781项科学研究,其中主持国家级课题75项,省部级课题164项,获各级科技成果奖61项。现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细胞分子技术三级实验室,是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试验基地,并涵盖了11个新药临床试验专业。医院目前承担着国家教育部“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脉管病专业委员会、全国中医性学专业委员会及北京市等多个学术团体的主任委员或托管单位。北京市“薪火工程”名老中医杨甲三教授、刘弼臣教授、王永炎院士、韦玉英教授、王沛教授、周平安教授、廖家桢学术传承研究及工作室站的建设单位设在东方医院。目前,我院中医学是国家教育部重点二级学科,其中包括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五官科学6个重点三级学科。“十一五”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我院为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妇科学建设单位,“十二五”期间新增中医脑病学、中医痹病学、中医儿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肛肠病学、中医周围血管病学7个重点学科。2012年我院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包括呼吸热病、耳鼻咽喉病、心血管病、脾胃病、风湿病、肿瘤、妇科等22个专业。
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专门人才。学院现设有中医内科专业、中医外科专业、中医妇科专业、中医儿科专业、针灸推拿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等11个研究生招生专业,建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共设内、外、妇、儿等18个临床教研室,拥有医疗教学床位705张,是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的常务理事单位等。目前,医院承担有我校五年制、七年制科研方向班和北京中医药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医--生物双学位项目班临床课课堂授课、毕业实习等教学任务。
医疗设备
放射科:目前配置的主要影像设备有:美国GE 64排容积螺旋CT机、荷兰飞利浦1.5T双梯度磁共振机、荷兰飞利浦DR、德国西门子DR、荷兰飞利浦数字化胃肠机、日本岛津500毫安多功能胃肠机、德国西门子最新型数字化血管造影机,美国GE公司双靶乳腺机等。
检验科拥有各式先进设备数十台,分别购置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包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分析仪、干化学检测仪、细菌培养鉴定仪,血细胞分析仪等先进检验设备。
核医学科拥有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
特色专科
神经内科:成立于1999年,科室继承王永炎院士、孙塑伦教授等学术思想,在王玉来教授、唐启盛教授、陈志刚教授、刘金民教授及团队努力下,经过十数年的建设,目前有博士生导师3名,形成了人才梯队较合理、设备先进、医疗技术全面、学术水平领先、具有较鲜明特色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我科室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脑病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脑病重点专科骨干科室,北京市中医脑病诊疗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中医脑病研究室骨干科室。教育部中医内科学博士点和硕士点科室。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临床试验机构神经科认证试验基地。北京市丰台区中医示范科室,护理团队系国家中医管理局全国中医特色护理优秀科室。
科室秉承中医为主体、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继承和发扬并举,临床能力突出的建设和发展主旨,密切关注、跟踪国内外相关专业领域新进展,坚持发展、创新具有本科室特色的诊疗方法,对于中医脑病常见疾病如: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等运动障碍性疾病、免疫介导性疾病如重症肌无力、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癫痫等脑发作性疾病、眩晕、睡眠障碍、脊髓及周围神经病、神经系统变性病如多系统萎缩、小脑性共济失调等病种的诊治具有鲜明的特色和较好的临床疗效。
急慢性脑血管病的防治是我科的重点研究方向和治疗特色,在急性脑血管病的救治方面,我科继承王永炎院士在中风病通腑化痰、毒损脑络理论的学术思想,注重整体治疗、辨证论治、形神兼顾,同时学习和吸收国内外中西医专业领域的先进诊疗方法,较早建设了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卒中单元,运用现代化血管超声技术、TCD血流与栓子检测、多模式CT、多模式MR、DSA等先进影像技术进行脑血管病诊断与评估,开展了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早期溶栓治疗、介入治疗、脑出血微创治疗,脑出血早期化瘀醒神治疗、中医特色扶正护脑脑保护治疗、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等特色疗法,结合中医特色护理等组织化医疗管理,急性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残障率显著下降;同时发挥中医治未病的治疗理念,“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重视中风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治疗前移,注重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和中医干预,慢性脑缺血的活络护髓(脑)法治疗、脑小血管病变的诊断和持续干预治疗、脑血管病的中医整体康复治疗。脑血管病的预防、治疗、康复三位一体,注重疗效、彰显特色。
本科室承担和参与多项国家级、部局级课题,不断提高专业学术水平;作为SFDA神经科试验基地,完成和承担新药临床试验研究10余项;承担博士、硕士、本科、进修生、南洋理工大学双学位班等各级学生教学和培养工作,有良好的临床教学队伍和教学素养。
就诊指南
http://www.dongfangyy.com.cn/zhinan.aspx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星园一区六号 100078
联系电话
010-9655
地理坐标
行车路线
火车站路线:从北京站出发,乘坐122路在芳城园下车,乘25路、434路在方庄环岛南下车,步行至医院;从北京西站出发,乘坐53路在方庄环岛西下车,乘122路在芳城园下车,步行至医院;
公交:乘坐公交37路、800路在芳城园下车,步行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