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求医问药 > 按地区查询医院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简介

网址:http://www.bysy.edu.cn

中文简称:北医三院

性质:公立医院

类型:综合医院

等级:三级甲等

省份:北京市

城市:海淀区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简称“北医三院”)始建于1958年,是卫生部部管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现有在职职工2556人,开放床位1498张。医院设有34个临床科室、11个医技科室。拥有28个博士点、1个临床博士后流动站。在岗博士生导师55人,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科技部“973”首席科学家1人、教育部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1人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6人。

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北医三院已发展成为国内高水平的大型综合性医院。骨科、药剂科(临床药学)、病理科、专科护理、检验科、消化科、妇科、产科、职业病科、耳鼻喉科、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眼科、麻醉科、康复医学科、成形科(整形外科)、运动医学科等二十个学科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北医三院拥有国内最强的脊柱外科和中国大陆成立最早、亚洲最大的生殖医学中心之一,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在此诞生。运动医学研究所是中国最早成立、国内唯一的中国奥委会指定运动员伤病防治中心。眼科在眼外伤及眼科疑难重症的诊治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消化科在溃疡病发病机制研究及治疗、早期胃癌的诊疗等领域居国内前列;心血管内科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及临床与基础协调发展等方面居国内一流水平;成形科、职业病科是国内率先成立的临床特色学科。

十余年来,北医三院门、急诊量始终居北京市各大医院前列。2013年,年门急诊量达382万余人次,年出院患者7.9万余人次,年手术量达4.8万余例次,平均住院日为6.37天,各项主要管理指标达先进水平,多次受到卫生部和北京市卫生局的表彰。在北医三院住院患者中,三分之一以上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杂症患者。

2012年初,北医三院新门急诊楼、运动医学楼正式投入使用,彻底改善了医院门急诊和住院患者的就医环境。标志着我院历经10余年的整体改扩建工程取得决定性成果。

拥有50余年历史的北医三院,积淀历久弥新的医院文化,充满朝气与活力。全体北医三院人将继续秉承“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院训精神,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度的责任感承载生命的重托,为建设“国家级医疗中心、高水平的疑难重症诊治及医疗指导中心、高水平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和高水平的临床医生培养基地”而努力奋斗!

医疗医资

北医三院拥有16个北京市专科医师培训基地、11个卫生部亚专科医师培训基地、5个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技能考核中心和6个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作为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院,每年1000余名医学生、300余名博士生、硕士生在此进入临床学习。同时,还承担着千余名进修医生和200多名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每年40个左右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吸引了全国各地3000余名学员。

北医三院拥有骨科、运动医学研究所、妇产科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拥有辅助生殖、心血管研究所和眼科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心血管内科卫生部重点实验室;目前,57人次任主要系列学术兼职(二级分会主委或副主委),涉及22个科室;18人次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杂志任主编或副主编,涉及10个科室(2008年以来)。

北医三院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公立医院改革。近年来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参与多个国家级重大项目和课题的研究,取得成果被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所采纳。在临床路径、优质服务护理工程、对口支援、医联体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国家级医院的作用。同时,医院还承担着国家重大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承担着重大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任务。近年来,出色完成了北京奥运会、建国六十周年庆典、抗震救灾、健康快车、历次全国“两会”等各项医疗保障任务。

医院连续多年荣获多项荣誉。荣获全国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称号。被卫生部评为2010年全国优质护理服务考核优秀医院,荣获卫生部全国公立医院“2011年度医院改革创新奖”。继2010年“建立科学的医院预算管理体系,提高医院管理水平”项目荣获中国医院协会首届“医院创新科技奖”三等奖后,2013年,“住院医师临床培训与考核过程的精致化管理”项目荣获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奖三等奖,移动护理项目获中国医院协会“英特尔杯中国移动好应用—最佳效果奖”,“诊断相关组与定额支付在医疗保险支付的应用”项目获北京医院协会颁发的2013年度“优秀医院管理科研成果”奖。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眼科、运动医学研究所、药剂科等荣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医疗设备

放射科:拥有高端MRI设备多台、高端CT设备多台、高端数字化血管造影机多台,x线摄影已经全面进入DR时代,并且已经建成了覆盖全院范围的PACS网络。

核医学科:目前配备Siemens PET/CT一台、Philips双探头SPECT一台,GE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一台。

特色专科

心血管内科:是教育部重点学科,目前拥有包括中科院院士韩启德,心血管病专家陈明哲、郭静萱、毛节明、陈凤荣、高炜、张幼怡、郭丽君、张福春等一批全国甚至世界知名的专家学者。心血管内科为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博士导师5人,硕士导师8人,副教授以上专家3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临床医师 19人。全科包括3个病房(2个普通病房及CCU,开放床位76张),并设有心导管室、心电生理室、超声心动图室、血管医学研究所、心脏康复治疗室、心血管临床药理基地等部门。年门诊量10万人次,超声心动图检查2万例次,住院病人达2500人次,平均住院日9天。

心血管内科:陈明哲、郭静萱、毛节明、陈凤荣、高炜

呼吸内科:是一个设备完善,临床、科研和教学均颇具实力的优秀专业科室。2012年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奖。目前科室设置包括:呼吸普通病房2个(43张床位)、RICU(14张床位)、门诊、肺功能室、支气管镜室、睡眠呼吸监测室、雾化治疗室、戒烟门诊、药理基地和实验室。呼吸内科现有医护人员95人,其中医生42人,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医师9人、主治医师8人,住院医师18人。呼吸科每年门诊量均超过6万人次;病房(包括呼吸危重)收治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逾千人次。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每年抢救危重症近200余例,是医院危重病救治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门诊开设了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鼾症及戒烟专病门诊,并定期开设专病患者健康教育大讲堂活动,为患者提供便捷、专业、个性化的服务。

呼吸内科临床与科研并重,处理疑难、急危重症能力强,对呼吸系统疾病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呼吸医学领域影响力大。呼吸科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呼吸内科疾病研究领域内,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目前有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省部级以及中华医学会的科研成果奖励。赵鸣武教授和姚婉贞教授曾经分别担任过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OPD学组首任组长和中国COPD联盟负责人,参与了我国COPD诊疗指南的制定工作,呼吸科先后参与了有关COPD的国家十五攻关和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等研究。

呼吸科在国内较早独立开展了支气管镜以及内科胸腔镜检查,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新进开展了超声支气管镜、可弯曲内科胸腔镜检查,大大提高了呼吸疑难病症的诊疗水平。此外,呼吸科对于支气管哮喘、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尼古丁成瘾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治等均具有丰富经验。今后将进一步开展支气管镜下治疗、脱敏治疗等技术。

呼吸科具有较高的综合临床诊治水平,每年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患者前来就诊,并负责和接受北京及各地方医院的呼吸疑难、危重病人的会诊和转诊。许多不明原因发热、各种感染性疾病、风湿免疫疾病和系统性血管炎等疾病在呼吸科均得到了确诊和治疗。间质性肺病是呼吸系统的疑难病,呼吸科采用多学科合作和不同的肺活检技术对疾病进行临床和病理诊断,提高了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目前呼吸科联合放射科、病理科、胸科和核医学科成立了呼吸科疑难疾病会诊中心,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专业的诊治方案。

呼吸内科:路明、赵鸣武、朱红、贺蓓、张立强

内分泌科:由著名内科学家黄大有教授于1984年组织筹建,1985年正式成立。现有在职人员26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2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7人,助理研究员1人;主管技师3人,技师1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2人,护士3人。在岗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者8人,具有硕士学位者5人,所有高级职称人员均在欧美国家学习1-2年以上,另有1名主管护师在美国Joslin糖尿病中心和香港接受过培训。经过20余年的发展,内分泌科在临床、科研及教学等各个方面与国内同级医院相比都已具备一定的竞争实力。近5年来,学科有了长足的进步,有关胰岛β细胞病理生理学、干细胞分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已有多篇论文在国际SCI期刊上发表。2006和2007年,内分泌科被医院评为优秀管理团队。

2007年,内分泌科日均门诊量达340人次以上,年住院人数563人次,平均住院日11.6天。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是临床工作的重点,但内分泌科的疾病种类还包括下丘脑-垂体功能减退与亢进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与亢进症、肾上腺功能减退与亢进症、性腺功能减退与亢进症、各种低血糖症、肥胖症、内分泌性高血压、痛风与高尿酸血症、骨质疏松症与其它骨代谢疾病、多内分泌腺自身免疫综合征、各种内分泌腺肿瘤等。

内分泌科实验室开展多项糖尿病相关检查项目,其中包括胰岛素、C-肽、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微量尿白蛋白排泄率、神经感觉定量测定等;与甲状腺疾病有关的项目有甲状腺功能和各种甲状腺抗体测定,可满足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的诊治要求。此外,还开展皮质醇等其它检查项目以及一系列的内分泌功能试验项目。

内分泌科:李琼芳、洪天配、邓正照、高洪伟、王艳荣

肾脏内科:创建于1988年,创始人范敏华教授为肾脏内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北京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汪涛教授为科研发展做出了贡献,现任主任王悦教授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承担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现科室共有医师19名,其中正高4名,副高4名,有16人获博士学位,3人担任博士生导师,3人担任硕士生导师,;护士39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2人,硕士学位1人,本科13人,大专及以上学历占60%以上;营养师1名。经过全科医护技人员的努力,已将肾内科建成拥有门诊、病房、血透、腹透及实验室等学科全面、技术先进、设施完备的医科大学临床科室。

自1990年起,在国内率先开展B超引导下自动活检肾穿刺活检技术,累积肾穿刺活检2000余例,对每例做肾穿刺的肾脏病患者都进行临床病理讨论,对各种疑难及危重肾脏病患者如急性肾衰、原发及继发肾小球肾炎(IgA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肾病、重症狼疮性肾炎及重症小血管炎等)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居国内先进水平。

肾内科是北京市较早开展腹膜透析工作的单位,是卫生部腹膜透析培训示范中心。在院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400余人,是全国最大的腹透中心之一。腹透中心的责任制门诊管理是中心的一大特色,注重对患者的营养评估和营养指导,同时非常强调对病人的自我管理教育,鼓励病人参与到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来。

北医三院血液净化中心始建于肾内科创建之初。现有血透机37台,CRRT机4台,开展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等多种血液净化治疗,近年来开展免疫吸附治疗多种自身免疫病。现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40余人,透析10年以上者达20余人。我们的工作使众多的尿毒症患者重新燃起了生命的火光,并将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肾脏内科:范敏华、王悦、张爱华、汪涛、郑丹侠

儿科:现有门急诊、病房和实验室三部分。

儿科门诊从建院以来一直坚持24小时门急诊,为了提高医疗质量满足患者要求,我们开设了专业门诊,如心血管、神经、呼吸、儿童保健门诊等都是非常受欢迎的门诊。教授门诊不需要预约,夜间和节假日都安排有教授门诊,病人随时来随时就诊。教授们的医术高,服务态度好,百问不厌深受患者的好评。

儿科病房有50张病床,分新生儿和普通病房两部分。可收治各种疑难危重病例。

新生儿专业是我科重点发展的专业,有黄德珉、叶鸿瑁、李松教授等一批老中青专家,对各种新生儿疾病的救治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北京市儿科界享有很高声誉。

还有心血管专业、神经专业、呼吸专业、消化专业、内分泌专业、肾脏病专业等数十名专家、教授,对儿童全身各个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均有很好建树,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儿童保健是我科最早建立和最受欢迎的专业,每年诊治病人达3000人次以上,先后开展了微量元素、骨碱性磷酸酶、婴幼儿智力评分、Peabody评估与指导等多项新技术。可全面系统地评价小儿体格和智能发育状况。

儿科:童笑梅、叶鸿瑁、李松、李美珠、赵凤临

泌尿外科:成立于1958年,建院之初就已成为医院的独立学科。经过几代人近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泌尿外科已发展成为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泌尿外科中心。2011年泌尿外科门诊量已经突破13万人次,年住院量2200余人次,年住院手术量1636台,门诊手术量1624台。北医三院泌尿外科是医院外科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泌尿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高等学校国家级重点学科,还是院级八个重点学科之一。现任科主任马潞林教授为北京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常委、北京医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肾移植组组长,是国内一流的泌尿外科腹腔镜、巨大疑难肿瘤诊治及肾移植领域专家,技术精湛,具有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

泌尿外科现有三个病区,床位95张,教授、主任医师8人(包括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7人,主治医师6人。下属普通泌尿外科学、微创泌尿外科学、器官移植学、男性生殖医学、泌尿生殖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尿控等多个专业组,学科覆盖面广,综合实力雄厚。

多年来,泌尿外科不断开拓进取,学习应用和推广新技术、新疗法。微创手术是未来泌尿外科发展的方向,1998年以来,腹腔镜手术已经逐步取代了泌尿外科的大部分开放手术。目前泌尿外科主要腹腔镜手术包括:活体供肾切取术、前列腺癌根治术、膀胱全切Studer膀胱术或Bricker膀胱术、肾癌根治术、肾部分切除术、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肾盂输尿管成形术、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腹膜后肿瘤切除术、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等。目前,国家卫生部批准医院泌尿外科为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为北京市最早被批准的两家基地之一。

泌尿外科:杨文质、陈忠新、马潞林

就诊指南

http://www.puh3.net.cn/hzfw/gflc/index.shtml

地址

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100191

联系电话

010-82266699

地理坐标


  
市内线路查询

  

行车路线

地铁:乘坐地铁10号线西土城站下车往北走大约800米后见一丁字路口,路口北侧为北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继续右拐500米后即到北医三院本部。或乘坐地铁10号线或牡丹园站下车,换乘331路、609路北医三院下车即到。

公交:331路、609路、484路、388快北医三院下车即到 375路、386路、392路、398路、438路、478路、632路、693路、609路、617路、944路、运通103路、498路、490路、691路、562路北航站下车往东500米。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5-07-0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