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行动 > 健康快讯 > 心衰前,心脏给了你机会!注意这几个信号!

心衰前,心脏给了你机会!注意这几个信号!

2023-12-19 


  现在年轻人的心脏太累了
  每天早上被闹钟“吓醒”
  早“C”晚“A”的饮食习惯
  熬夜赶DDL
  ……
  这些因素的不断累积
  心脏也会感觉“累”
  导致可能一次过度喝水
  都会有生命危险

过度喝水

容易引发心衰?

真的有可能。其实,单纯喝水一般不太容易引起心衰,一般是因为自身患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比如心肌受损,像患有冠心病、心梗,或者本身有过心肌炎等心肌病病史;还有可能是血压不稳定,或有其他器质性心脏问题。

如果患者一次或者连续喝下太多水,水分会被迅速吸收进入血液,导致血液变稀,血容量增加,从而加大心肌耗氧量,加重心脏负荷,致使心脏不得不加大输送血液的力度和速度。

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警惕心衰

胸闷咳嗽

频繁干咳、胸闷气喘,尤其在活动或劳累后,症状会更加明显。

夜睡不能平卧

夜间睡觉时必须垫高枕头,一旦平卧后就会出现咳嗽气促情况,并且经常会在睡眠中被憋醒。

尿少腿肿

白天排尿量减少,但夜尿明显增多;足部出现水肿,脚踝处尤为明显,水肿会逐步往上蔓延,累及小腿;体重短期内会出现增重变化,比如在3天内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等。

除了上述典型症状,当身体出现以下症状时,也需要警惕心衰:

呼吸困难:这是左心衰竭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病情较轻的患者仅仅于较重的体力劳动时发生呼吸困难,休息后很快消失。随病情进展,逐渐出现轻度体力活动即感到呼吸困难,严重者在休息时也感到呼吸困难,以致被迫采取半卧位或坐位休息。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另一种表现,患者常在熟睡中憋醒,有窒息感,被迫坐起。病情轻的患者坐起后几分钟症状消失,严重的患者可持续不缓解,甚至出现呼吸窘迫和口唇紫绀。

乏力、运动能力下降:心衰患者经常并且早期就可以出现疲乏无力,运动能力下降等症状。

其他:心衰患者还可能有食欲不振、腹胀、肝区痛、失眠、心慌等不特异的症状。严重心衰引起脑缺氧时,还可能会出现嗜睡、眩晕、眼前发黑、意识丧失、抽搐等症状。

心力衰竭

越来越年轻化?

是的。

随着年龄增加,心力衰竭发生得越来越多,近1/3的病人是年轻病人。年轻病人由于饮食习惯和遗传因素等原因,加上对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病不够重视,时间长就会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出现,都可能导致心衰。

保护心脏健康

养成这些生活习惯

饮食清淡八分饱

饮食建议八分饱,因为进食过快过饱,心率、心输出量和心肌耗氧量会增加过多,容易出现心慌不适。
  此外,荤素搭配、多吃蔬菜和水果,少盐、少油、少糖。多吃天然食物,少吃超加工食品,有益血压、血脂健康。

控制好腰围

中心性肥胖是缺血性心脏病风险独立的危险因素。《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刊发的一项涉及41万国人的研究显示,与腰不粗的胖人(即非中心肥胖)相比,腰粗的胖人腰围每增加9.5厘米,发生冠心病、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死于冠心病的风险分别增高29%、30%、32%。
  建议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

每日运动30分钟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指出,在是否经常锻炼身体的问题中,25~34岁人群经常参加身体活动的比例最低。适量运动有益于心脏健康。既往有研究发现,坚持8周健走后,中年女性受试者的左室舒张功能显著改善、心率减慢、心肌收缩能力增强。
  一般建议成人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身体活动。

控制好“三高”指标

建议普通成年人控制好“三高”指标,它们与心血管健康息息相关。

关注心率状况

正常成人的心率正常值为60~100次/分。在运动时,心率会升高,每次有效的运动负荷为最大心率的60%~75%,高出范围会给心肺系统造成很大负担,而低于则达不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其中,最大心率=220-年龄(次/分)。

关注睡眠状况

睡眠也与心脑血管疾病息息相关,成年人既要保证好睡眠时长7~8小时,同时也要关注睡眠质量。2023年刊发在《BMC医学》期刊的一项30万余名中年人研究发现,睡眠不佳或导致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2~7年,甚至过早死亡。包括睡眠相关呼吸障碍,以及一般的睡眠不佳,比如睡眠不足、失眠、打鼾、晚睡和白天嗜睡等。

监测血氧饱和度

血氧饱和度,反映着人体组织器官氧气供应的状况,血氧饱和度低时心跳会异常增快。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严重打鼾、户外运动等人群,了解血氧饱和度是关注自身健康的一个重要窗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