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虽简单,长跑需谨慎
2016-10-18 来源:搜狐健康
跑步是所有运动里最基础的运动,也是技术含量最低的运动,同时还是消耗热量的最好运动方式之一,可以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增强肌肉和肌耐力。那么,如何跑步才能做到不损伤身体呢?
足底疾病的人不适合长期跑步。有些人并不适合把跑步作为长期锻炼项目,比如下肢关节发育异常(膝内翻、膝外翻、髋部发育不良、脚踝等部位有病变),或者有足底疾病(平足、脚底筋膜炎等)的人。现在,有一些针对平足人士设计的跑鞋和针对关节劳损人士设计的辅助保护装置,可以在运动中为患有这些疾病的人提供保护。
长期跑步并不会磨没半月板。半月板的主要功能是增加关节的稳定性,传导负荷,保护膝关节软骨免受磨损。跑步是一种小幅度的迈步运动,半月板受到的压力会比较小,除非是体重过重或者半月板本身就有问题的人,否则半月板因跑步磨没的情况非常罕见。
正确的跑步方式 可以提高膝关节的调节能力。跑步时,膝盖关节发力时会充血,但一个人如果平时不怎么锻炼,一上来就跑十几公里长,机体就可能调节不过来膝盖充血的变化,可能导致膝关节肿胀、关节滑膜炎等问题。如果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跑步运动,是可以提高膝关节的调节能力的。
普通人跑步应适量。大多数人可承受的运动量是每次跑步3公里,英国最新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周跑步超过4个小时的人和不跑步的人,患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概率没有显著的差别,说明每周锻炼4小时以上就没那么健康了。平时我们所说的跑步运动长度一般在3km-5km,5km-15km就是属于长跑,15km以上就是马拉松。跑步运动适合大多数人,但长跑和马拉松并非每个人都合适。
跑步运动最重要的是选择好场地和时间,场地尽量开阔、平坦,在时机的选择上,天气不好的时候最好不要进行跑步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