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行动 > 健康快讯 > 房颤患者抗凝治疗存三大误区 房颤病人得防中风

房颤患者抗凝治疗存三大误区 房颤病人得防中风

2012-09-27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房颤病人先得防中风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教授 戚文航
  
   我国有近800万房颤患者,在心脏科住院患者中,占了大多数。对他们来说,除了要忍受心脏无节律蠕动的难受劲儿,还面临着血栓脱落,导致脑卒中(俗称中风)的危险。有数据显示,近1/3的脑卒中与房颤有关;相比没有房颤者,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要高出5倍以上。
  
   我一再强调,积极抗凝、预防脑卒中是房颤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抗凝治疗存在不少误区。
  
   误区一:谈出血就色变。抗凝药物可能诱发出血,使得很多患者,甚至医生,过分恐慌。一方面,医生担心副作用会诱发医疗纠纷,不敢给患者用药;另一方面,患者害怕副作用,不愿意主动用药。我曾在2003年《中华心血管杂志》上发表过一项荟萃分析,发现在受访的1万多名房颤患者中,仅有6.6%的高脑卒中风险者服用了抗凝药物。
  
   误区二:盲目用药,未能知己知彼。有些患者和医生意识到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性,用药时却没有“准头”。一般,伴有高风险的患者需要用华法林,脑卒中发生率的绝对降幅最大;阿司匹林仅适用于低风险患者。而且,服华法林后,患者每周都要到医院检查,根据指标适时调整用药剂量。有些患者嫌复查麻烦,便自作主张,随意改变服药剂量。殊不知自行用药,或剂量不够,或超量,都不利于治疗。
  
   误区三:只拿医嘱不执行。华法林和许多药物、食物,都“相冲”。饮食或合并用药不当,可能诱发出血。服药前,医生会给患者列出详尽的饮食禁忌,但严格遵守者很有限。
  
   不久前,我国发布首部《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其中指出,只要遵照相关指南原则,正确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获益远大于发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要想大幅提升房颤脑卒中的预防力度,患者和医生都应更新理念,确立积极干预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的意识,不要盲目排斥抗凝治疗。首先要对脑卒中危险程度进行分层评估,强调高危状态下抗凝治疗的必要性和有效性,积极预防出血等风险发生。
  
   其次,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近年来,随着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在欧美国家陆续上市,华法林等经典老药的诸多弊端得以避免。新型口服抗凝药安全系数较高,服用方便,和食物、药物的相互作用小。这也会增加房颤患者防脑卒中的积极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