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行动 > 健康快讯 > 健康报:公立医院改革不能再走歧路

健康报:公立医院改革不能再走歧路

2011-10-27  来源:健康报网

孟宪红(职员)
   “耗资4亿8千万,内部配置全国际顶级进口设备,副厅(局)级以上领导干部才能入住”……昨日,微博上,一组关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豪华干部病房的图片热传,图片中所展现的奢华装修令人咋舌。对此,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一女性工作人员证实:“病房主要是供当地局级以上干部入住,条件不符合的应该不行。”而党办覃主任却表示,网友所说干部病房“耗资4亿8千万”不属实。(10月20日《重庆商报》)
   无论是郑州人民医院豪华病房,还是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八星级病房”,这些“高干病房”,实际上都是上一轮医改“迷失方向”的产物,包括社会热议的医疗设备竞争、大处方、大检查等等,根出同源。
   上一轮医改,始于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实际上,这个决定中清楚地强调“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明确提出“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增加幅度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而在现实执行过程中,政府的财政投入方向却出现了“迷失”。在上一轮医改的浪潮中,以宿迁医改模式最为典型,政府忙着“卖医院”、“甩包袱”,公立医院一夜间就变成了私立医院。更有甚者,个别地方还出现了“医院反哺政府”现象,政府非但不投入医院一分钱,反而动辄从医院提取上千万用于所谓“发展经济”。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这根本就是一个矛盾。
   医院既然被推向市场了,自然而然地就要想方设法营利。医院经营者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个时候,医疗费用实报实销的离退休老干部、较富裕的患者成为医院营销定位的“目标人群”,因为这部分人的钱很容易赚到手。为迎合这部分目标人群较高的医疗需求,高干病房、豪华病房相继建立,并在一些地方成为医疗市场竞争的“杀手锏”。
   其次,医院为争取更多患者,增强医疗市场竞争力、占有率,医疗设备的档次成为医院竞争的另一个战场。贷款进设备、筹资上规模一度成为大江南北各级医院的共识,CT、磁共振、进口彩超等等高档、先进的医疗设备相继成为各个大、小医院彰显实力的卖点。当然,先进设备既然上了,就必须要提升其利用率、创造最大的价值,于是随之而来的就是滥检查、大检查,“看病贵”也随即成为社会的焦点、热点和难点。
   为改变公立医院名不副实尴尬状况,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10年2月23日卫生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第一条就是“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并提出:“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合理调整医药价格,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实现由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补偿,完善医疗保障支付制度”。
   作为医改中的“硬骨头”,公立医院改革,被形容为“绕不过去的坎”。虽然目前我国公立医院改革只是在部分医院进行试点,但透过临床路径广泛应用、三级医院预约挂号、医院管理局建立等种种迹象,似乎已经看到公立医院改革的步伐正在逐步加大。我们期盼的,就是希望各级政府能够按照既定医改方案,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更快地越过公立医院改革这道坎,让公平、合理的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更快地覆盖全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