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 烧伤

烧伤

概述
  (一)烧伤是热力(火焰、灼热气体、液体或固体等)所引起的损伤。由于电能、化学物质、放射线等所致的组织损伤的病理和临床过程与热力烧伤很相近,因此临床习惯上将它们都归在烧伤一类。
  (二)烧伤又称灼伤。临床上所称烫伤只是指热液或蒸汽等所致之烧伤,其临床表现与火焰烧伤不尽相同。因而不能将所有原因所致之烧伤笼统称为烫伤。
  (三)无论平时或战时烧伤,均以热力烧伤最多见,占85%一90%以上。战时主要为火焰烧伤(燃烧武器、炮弹爆炸及各种机动车、舰艇、飞机着火等);平时则以热液烧伤较多。
  烧伤的病理变化
  1、局部:皮肤粘膜细胞的变性、坏死
  2、全身:循环血量减少、超高代谢、红细胞丢失、免疫功能受损
  如不及时正确处理,可发生休克、脓毒血症、肺部感染和急性呼衰、急性肾衰等严重并发症导致MODF而死亡。
  面积计算与深度判定
  
  面积计算


  1.有四种估算方法:中国九分法、中国新九分法、十分法、手掌法。所谓九分法即按体表面积9%的倍数来估计体表解剖分区的面积,而十分法则按体表面积10%的倍数来估计体表解剖分区面积。手掌法是按伤员自身手掌并指面积作为体表面积的1%来估计。
  2.目前多采用中国新九分法和手掌法相结合估计烧伤面积。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因头部较大而下肢较小,因此在估算其头颈部和下肢面积时,应在成人估计的基础上加以校正。
  烧伤新九分法
      头颈面333(9%*1);
  手臂肱567(9%*2);
  躯干会阴27(9%*3);
  臀为5足为7,
  小腿大腿13,21(9%*5+1%)。
  烧伤面积计算法:
  三三三五六七,
  十三,十三,二十一,
  双臀占五会阴一,
  小腿十三双足七。
  解释:发、面、颈部均是 3,双手双前臂双上臂是567,躯干前、躯干后、双大腿是13、13、21,以下一目了然。
  中国新九分法估计成人及儿童表面积

成人女性臀部和双足各占6%

烧伤深度的判定

目前较普遍采用三度四分法。即根据烧伤的深度分为为Ⅰ°、浅Ⅱ°、深Ⅱ°和Ⅲ°临床上习惯称Ⅰ°及浅Ⅱ°为“浅度烧伤”;深Ⅱ°和Ⅲ°为“深度烧伤”。

*拔毛试验:即将烧伤部位的毛发拔除1~2根,一般用于鉴别深II度与III度烧伤

烧伤分度

1.轻度烧伤:Ⅱ°以下烧伤总面积在9%以下;
  2.中度烧伤:Ⅱ°烧伤面积10%~29%或Ⅲ°烧伤面积不足10%;
  3.重度烧伤:总面积30%~49%或Ⅲ°烧伤面积10%~19%或Ⅱ°、Ⅲ°烧伤面积虽不达上述百分比,但已发生休克等并发症、呼吸道烧伤或有较重的复合伤;
  4.特重烧伤:总面积50%以上或Ⅲ°烧伤20%以上或已有严重并发症。
  
  烧伤的临床分期

  1.体液渗出期:烧伤区及其周围或深层组织的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样液体自血液循环渗入组织间隙形成水肿(第三间隙异常)或自创面渗出,因而丧失了大量的水分、钠盐和蛋白质(主要为白蛋白)
  2.急性感染期:烧伤创面的坏死组织和富含蛋白的渗出液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在深度烧伤区的周围.还因为血栓形成,致局部组织发生缺血和代谢障碍,人体的抗感染因素如白细胞、抗体和抗感染药物均难以达到局部,更有利于细菌的繁殖。
  3.修复期:包括创面修复期和功能修复期。
  烧伤急救和早期处理

烧伤早期处理包括现场急救、后送转运和入院后的初期处理。恰当的早期处理可以减轻烧伤损伤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降低死亡率。以往多注重于患者到达医院后的救治工作,对院前乃至现场救治重视不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步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扩大完善,创伤急救治疗网也得到发展和完善,加上人民群众防病治病、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能力的增强,烧伤急救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等等,这样可提高烧伤早期处理尤其是现场急救工作的水平,提高烧伤的治愈率。
  1、现场急救:现场急救的原则是迅速脱离致伤源、立即冷疗、就近急救和分类、转运到专科医院。 ①迅速脱离致伤源:烧伤严重程度与致伤物作用于机体的时间密切相关,时间越长,烧伤得越深,而且由于火焰蔓延,烧伤范围也越大。任何致伤物(火焰、化学品等)从接触人体到造成损伤均有一个过程。因此,现场抢救要争取时间迅速脱离致伤源,有效的现场救护是可以使伤情减轻。常用方法如下: A.火焰烧伤:衣服着火,应迅速脱去燃烧的衣服,或就地卧倒打滚压灭火焰,或以水浇,或用衣、被等物扑盖灭火。切忌站立喊叫或奔跑呼救,以防增加头面部及呼吸道损伤。 B.热液烫伤:应立即将被热液浸湿的衣服脱去。 C.化学烧伤:化学物质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酸、碱、磷等。当化学物质接触皮肤后,其致伤作用与这些化学物质的浓度、作用时间有关。故受伤后应首先将浸有化学物质的衣服迅速脱去,并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尽可能去除创面上的化学物质。生石灰烧伤应先用干布擦净生石灰粉粒,再用水冲洗,以免生石灰遇水产热,加重烧伤。磷烧伤应迅速脱去染磷的衣服,并用大量水冲洗创面或将创面浸泡在水中以洗去磷粒。如无大量水冲洗或浸泡,则应用多层湿布包扎创面,使磷与空气隔绝,以防止磷继续燃烧。禁用任何含油质的敷料包扎,以免增加磷的溶解和吸收,进入体内后发生严重的磷中毒。 D.电烧伤:应立即中断电源,不可在未切断电源时去接触患者,以免救人者自身被电击伤。也可应用木棍等绝缘物将伤员挑离电源。如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应在现场立即行体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至少30min以上。待呼吸、心跳恢复后及时送附近医院进一步治疗。如由于电弧使衣服着火烧伤,首先应切断电源,然后按火焰烧伤的灭火方法灭火。
  2、冷疗:冷疗是源于北欧冰岛的一种古老的烧伤急救方法。热力烧伤后立即用冷水或冰水湿敷或浸泡伤区,立即有止痛效果,并可以减轻烧伤创面深度。近代学者研究认为,冷疗不仅可以减少创面余热对尚有活力的组织继续损伤,而且可以降低创面的组织代谢,使局部血管收缩,渗出减少,从而减轻创面水肿程度,并有良好的止痛作用。故在烧伤的现场急救中均十分强调冷疗的重要性。常用的冷疗方法是伤后立即用大量自来水或清洁的河、井、塘水冲洗或浸泡,时间不少于30min,国外有制式的冷疗敷料,如KOLD WRAP冷疗敷料,这种敷料涂有一种含93%水分的特殊凝胶,用于烧伤创面后因水分蒸发而使创面很快冷却,冷却效果可以持续8h,它为伤区提供恒定、合适的温度,使用前无须预冷,随时可用。使用该敷料可防止热扩散至深部组织,还可减轻创面疼痛,减少体液丢失。中、小面积烧伤尤以肢体烧伤实施起来较方便。头面部等特殊部位则以冰水或冷水湿敷。对大面积烧伤伤员,冷疗应慎重应用,因为在寒冷环境对抗休克不利。进行冷疗时,应注意患者保暖和防冻问题。
  3、合并伤的处理:无论何种原因的烧伤均有可能发生合并其他外伤,如严重车祸、爆炸事故等在烧伤同时可能合并有骨折、脑外伤、气胸或腹部脏器损伤等。这些均应按外伤急救原则作相应的紧急处理,如用急救包填塞包扎开放性气胸、制止大出血、简单固定骨折等,然后送附近医疗单位进一步抢救。如有呼吸道梗阻者,在现场应立即行环甲膜切开(紧急情况下而又无气管切开条件时才可施行,且应注意勿伤及喉部,以免以后发生喉狭窄)或用数根粗注射器针头刺入气管中以暂时缓解呼吸道梗阻(图6)。 [IMAGE]images\烧伤_治疗_1.jpg[/IMAGE]
  4、烧伤创面的保护:伤员脱离现场后,应注意对烧伤创面的保护,防止再次污染。可用就近可得的清洁衣服、被单、床单覆盖创面并于以保暖。如内层能盖以医用纱布等无菌敷料,则更为理想。在现场对烧伤创面处理时,应初步估计烧伤面积和深度。现场急救时,创面尽量不要涂布任何外用药物,尤其是油性的或带有颜色的药物(如汞溴红、甲紫等),以免影响转送到医院后治疗中对烧伤创面深度的判断和清创。对二度烧伤的水疱和浮动的水疱表皮最好不要处理。
  5、镇静止痛:烧伤患者伤后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躁动,应适当给予镇静止痛药物。对轻度患者可口服止痛片或肌注哌替啶、吗啡等。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伤后渗出、组织水肿,肌注药物吸收较差,多采用药物稀释后静脉注入或滴入,药物多选用哌替啶或与异丙嗪合用。应慎用或不用氯丙嗪,因用后能使心率加快,影响休克期复苏的病情判断,且有扩血管作用,在血容量未补足时,易导致发生休克。对小儿、老年患者和有吸入性损伤、颅脑伤的患者应慎用或不用哌替啶和吗啡,以免抑制呼吸,可改用地西泮(安定)、苯巴比妥或异丙嗪等。
  6、液体治疗:烧伤患者在伤后2天内,由于毛细血管渗出加剧,导致血容量不足。小面积烧伤,发生血容量不足的程度轻,且可自身代偿;当烧伤面积大至10%以上时,机体代偿失调时,患者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轻者口服含盐饮料(每100ml水中含氯化钠0.3g、碳酸氢钠0.15g、苯巴比妥0.03g)或其他含盐饮料,不宜大量饮用单纯的水,以免发生水中毒。重者则需静脉补液。重度烧伤患者应予以静脉补液(等渗盐水、平衡盐液、血浆代用品或血浆),并尽快送到就近的医疗单位救治。

部位占成人体表占儿童体表

               发部

头颈 面部

               颈部

3

3 9

3

9+(12-年龄)

                   双上臂

双上肢 双前臂

                   双 手

 7

6 9×2

5

9×2

               躯干前

躯干 躯干后

               会 阴

13

13            9×3

1

9×3

                  双 臀

双下肢    双大腿

                  双小腿

                  双 足

 5*

21 9×5+1

13

7*

9×5+1 -(12-年龄)

深度损伤深度外观特点临床体征感觉

拔毛试验

温度创面愈合过程
I度
  (红
  斑
  性)
伤及角质膜、透明层、颗粒层等,生发层健在局部似红斑,轻度红肿,无水疱,干燥,无感染微过敏,常称烧灼感微增 2~3天内症状消退,3~5天痊愈,脱屑,无瘢痕
 Ⅱ度 ( 水疱性)浅Ⅱ度可伤及角质膜、透明层、甚至真皮乳头层水疱较大,去表皮后创面湿润,创底艳红,水肿剧痛,感觉过敏增高由于仅生发局部分被毁,如无感染,2周左右愈合,不遗留瘢痕,短期内无色素深沉
Ⅱ度 ( 水疱性) 深Ⅱ度伤及真皮网状层,仍残留有皮肤附件表皮下积薄液,或水疱思路小疼痛,感觉较迟钝微痛局部温度略低因残留有皮肤附件,如 无严重感染,一般3~4周愈合。由于创面末被增值的上皮小岛覆盖以前,已经形成一定量的肉芽组织,故愈合后可产生瘢癞痕。
 Ⅲ 度 ( 焦 痂 )伤及全皮层、皮下脂肪、肌肉、骨骼创面苍白或焦黄炭化,干燥、皮革样,多数部位可见树枝样粗大静脉网 疼痛消失,感觉迟钝不痛且易拔除局部发凉3~4周后焦痴脱落遗留肉芽面,因创面无上皮再生的来源,创面修复必须有赖于植皮或上皮从周围健康皮肤长入,愈合后遗留瘢痕或畸形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1-12 中国公众健康网原创版权,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