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 如何预防肝脏损伤型毒蕈中毒

如何预防肝脏损伤型毒蕈中毒

有毒物质:有毒成分为毒肽类及毒伞肽类、鳞柄白毒伞类、非环状肽类毒素。存在毒伞属蕈(毒伞、白毒伞)、褐鳞小伞蕈和秋生盔孢伞蕈中,此类毒素为剧毒,属原浆毒,因此肝肾损害型中毒危险,死亡率高。食用含该毒新鲜蘑菇50g(或5g干蕈)可致人死亡,几乎无一例外。
  中毒原因:个人采集野生鲜蘑,或误食毒蕈而引起。
  中毒表现:此型中毒最严重,按病情发展可分为6期。
  (1)无症状期:食用蕈后6~7小时即可发病,但以10~24小时发病占大多数,自食用至出现中毒的时间约长短与中毒程度有关。
  (2)胃肠炎期: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脐周围腹痛、腹泻、水样便,多在1~2天后缓解。
  (3)假愈期:胃肠道症状缓解后,病人暂时无症状,或仅有轻微乏力,不思饮食,但实际上毒素已进入内脏,肝损害已经开始,轻度中毒病人肝脏损害不严重,可由此期进入恢复期。
  (4)内脏损害期:严重中毒病人在发病后的2~3天内出现肝、肾、脑、心等实质性脏器损害,以肝损害最为严重,可出现肝肿大,黄疸、转氨酶升高,严重者可出现肝坏死,甚至肝昏迷;肾脏损害症状可发生少尿、无尿或血尿,出现尿毒症,肾功能衰竭。
  (5)精神症状期:是由于肝脏的损害出现肝昏迷所致。病人可出现烦燥不安、表情淡漠、思睡。继而出现惊厥、昏迷。甚至死亡。有些病人胃肠炎期后立即出现烦燥、惊厥、昏迷,但见不到肝肿大、黄疸,属中毒性脑病。
  (6)恢复期:经过及时积极治疗,患者在2~3周后进入恢复期,各种症状好转并痊愈。
  预防:最根本的是切勿采摘自己不认识的蘑菇食用。
  



分享到:
(更新时间 2011-12 中国公众健康网原创版权,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