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专家 > 丁士刚

丁士刚

单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职称

主任医师,教授

职务

医生

科室

消化科

擅长

一直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科研及教学工作。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及治疗,尤其是在幽门螺杆菌、胃肠道癌前病变、早期癌、消化道出血等领域有较多研究。熟练掌握消化系统各种疾病的内镜(包括超声内镜等)下诊断;胃肠道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的内镜下切除术等治疗。

工作经历

1985年7月山东医科大学毕业,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工作至今。

研究综述

1994年起开始进行胃癌早期诊断及评价的研究,最早将胃液固有荧光应用到胃癌诊断中。在两项国自然基金资助下对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关系、Hp致病机制尤其是Hp硫氧还蛋白与其致病作用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期望在致病性幽门螺杆菌标记物方面获得突破。2002年开始与英国著名病理学家曼彻斯特大学教授Kumar S.合作开展胃癌生成及转移机制的研究,探讨了VEGF-A、VEGF-C与胃癌血管生成、淋巴管转移的关系,对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标志物等有较深入研究,并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国家自然基金资助。主持完成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课题1项,主持完成及在研国家自然基金3项,主持在研北京大学985科研项目等。主持及参加卫生部卫生行业专项基金子课题、科技部支撑计划等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

性别

简历

1985年7月山东医科大学毕业,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工作至今。

科研工作

1994年起开始进行胃癌早期诊断及评价的研究,最早将胃液固有荧光应用到胃癌诊断中。在两项国自然基金资助下对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关系、Hp致病机制尤其是Hp硫氧还蛋白与其致病作用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期望在致病性幽门螺杆菌标记物方面获得突破。2002年开始与英国著名病理学家曼彻斯特大学教授Kumar S.合作开展胃癌生成及转移机制的研究,探讨了VEGF-A、VEGF-C与胃癌血管生成、淋巴管转移的关系,对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标志物等有较深入研究,并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国家自然基金资助。主持完成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课题1项,主持完成及在研国家自然基金3项,主持在研北京大学985科研项目等。主持及参加卫生部卫生行业专项基金子课题、科技部支撑计划等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

学术兼职

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肿瘤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临床流行病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循证医学学组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委、卫生部内镜与微创医学全国医师定期考核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全科医学委员会常委、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科专科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内科专科医师分会理事、北京市外国医师在京短期行医资格考试中心考评专家、北京大学医学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二阶段)学科组组长,曾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青年委员及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青年委员等。

获奖情况

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大会发言或担任大会主持。发表了“胃液固有荧光光谱分析对胃癌的诊断价值”等论文70余篇。参加《现代胃肠病学》、郑芝田主编《胃肠病学》第三版等10余部消化专著的编译工作。1990年获北京医科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奖。曾任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会青年委员。现任北京市及海淀区医疗技术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中青年委员。中华医学杂志等多家杂志的编委及审稿人。

学术兼职

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肿瘤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临床流行病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循证医学学组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委、卫生部内镜与微创医学全国医师定期考核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全科医学委员会常委、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科专科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内科专科医师分会理事、北京市外国医师在京短期行医资格考试中心考评专家、北京大学医学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二阶段)学科组组长,曾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青年委员及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青年委员等。

获奖情况

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大会发言或担任大会主持。发表了“胃液固有荧光光谱分析对胃癌的诊断价值”等论文70余篇。参加《现代胃肠病学》、郑芝田主编《胃肠病学》第三版等10余部消化专著的编译工作。1990年获北京医科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奖。曾任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会青年委员。现任北京市及海淀区医疗技术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中青年委员。中华医学杂志等多家杂志的编委及审稿人。



分享到:
丁士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