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久
简历
赵长久,男,教授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硕士生研究生导师 ,核医学科
职务: 哈医大四院党委书记 核医学科主任
学术地位: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 委员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 中青年委员
中华医学会黑龙江核医学分会 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医院协会医学影像管理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第二届理事会 常务理事
第二届中华医院管理协会门急诊管理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医疗卫生技术应用管理专业委员会 委员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客座教授
1985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任哈医大一院核医学科住院医师,1993年获硕士学位(黑龙江省第一位核医学硕士),2001年任哈医大一院副院长,2005年攻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核医学博士学位,2006年4月调任哈医大附属四院党委书记、核医学科主任。
长期从事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影像医学、公共卫生专业本科生和七年制核医学教学任务。作为硕士生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六名。
在医院管理工作中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医疗活动的组织、医疗秩序的维护和医疗质量的保证三方面作了大量的实际工作。有创造性地推出了医患关系沟通制度、医疗质量病人认证制度。积极开展医院伦理建设和单病种临床路径规范等创新性工作。特别是提出了医术高低病人打分,医德优劣病人评定的观念,并进行了具体的操作,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005年11月在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北大国际MBA项目,北京大学中国医院CFO财务管理高级课程学习班毕业。
擅长
长期从事核医学专业临床、科研工作,主攻甲状腺、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塞、心肌缺血)、脑血管疾病(如:脑梗塞、癫痫、痴呆、脑积水)、肿瘤的核医学影像诊断及治疗。在利用核医学影像手段诊断、鉴别诊断冠心病并指导临床治疗和疗效观察方面有丰富临床经验。对甲状腺疾病诊断、治疗进行了上千例的核医学临床研究。在国内首先提出了甲状腺疾病诊断临床路径和优化治疗方案的概念,在国内同行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推广应用。当前正在重点开展PET-CT评价心肌存活率和肿瘤良恶性鉴别、淋巴转移范围评估、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放化疗疗效观察等工作。特别是在寡义核苷酸反义显像和细胞凋亡显像方面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影像学和肿瘤影像学的世界前沿地带。